
日前,高中三年级学生小陈在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报上陷入了两难:她心仪的三所重点院校分属“华约”和“北约”网盟,而在今年的高校“掐尖战”中,两大网盟之争“故伎重演”,让笔试“撞车”。几经衡量,小陈无奈舍弃了“华约”网盟的考试报名……
今年,各校自主招生“掐尖战”相比往年更为激烈:先是十月底11月初,北大、清华率先独立公布了“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”和“新百年计划”;再是12月初,“华约”、“北约”与卓越网盟终于解开“散伙”的猜疑,集中公布了2012年自主招生政策;而一些游离在网盟外的海量高校日前也陆续公布有关政策。
继三大网盟的自主招生策略在日前面市后,各高校的新政已尘埃落地,随之进入报名申请阶段。面对愈加复杂的政策需要,愈加多的选择机会,不少师生却表示应接不暇。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明确表示,学校不会刻意给学生“定位”,但会引导学生理性选考;另外,不少学校表示,无论自主招生方法怎么样改,高考考试备考模式都不会变。
有业内人士提醒,自主招生并不是合适每位学生,学生应该依据自己状况选择考试报名;其次,无论自主招生通过后获得何种打折,都打造在高考考试分数的基础上的,考生们切勿因此扰乱了正常的复习。
各方对策
选考派
政策突变 笔试“撞车”难选择
省实验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小陈近期为自主招生考试的选报而烦恼。成绩历来处于班级中上游的她拥有器乐专长,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冲击心仪的高校则是她的“大计划”。因此,早在去年,小陈就开始注意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动态,并挑出了几家重点“突击”对象。
“我的目的是想冲冲北大、人大及中大。”小陈说,十月底时,北大率先颁布“校长推荐制”的推行方法,当时看到学校有2个推荐名额的时候是先“喜”后“悲”:“喜的是学校推荐的名额多了,期望就大了。后来想想,我们的成绩和专长水平都不是特别出众,仅仅2个名额不太可能轮得上自己。”几个星期后,人民大学又推出了“校长直通车”计划,省实同样拥有1个推荐名额。但几经思量,小陈最后还是没毛遂自荐。
此后,她把期望投注在迟迟没公布的自主招生网盟政策中。小陈说,11月底时,不少媒体透露教育部不满自主招生网盟的考试政策,网盟大概瓦解的风声传出,后来南开大学又宣布退出“北约”,使网盟考试是不是继续扑朔迷离。“当时真的非常害怕网盟会瓦解,如果瓦解了,不了解会出什么新政策,说不好还要‘赶京赴考’,所以那段时间挺忐忑的。”直到12月3日,三大高校自主招生网盟几乎在同一时间公布了2012年自主招生选拔的方法,小陈的心结才得以解开。
不过,她随之又陷入了迷茫:因为笔试时间的冲撞,她只能选择是“北约”的北大、中大,或是“华约”盟友之一的人大。“去年两个网盟是错开时间进行笔试的,没想到今年又‘故伎重演’了,大家考生真的非常被动啊!”为此,小陈这几天咨询了不少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建议,更召开了“家庭会议”讨论怎么样选报。最后决定忍痛割爱,舍弃了人大自主招生的考试报名,而选择了冲击“北约”。
小陈告诉记者,她选报的3所学校分别是北大、中大和武大,很不容易筹备好申请材料,下面就是等待初审结果,和学习各种“面经”。“要说不影响复习是骗人的,一波又一波的新政颁布,心情也会跟着波动!不过自主招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机会,如果成功获得打折条件就不算费时。”
弃考派
条件不符 无意“陪太子念书”
当如小陈如此的学生正紧张地为自主招生的申报备考时,还有一群高中三年级学生对于这场硝烟弥漫的“掐尖大战”却淡然处之。“自己条件不合适考试报名”和“投入产出比不高”成为了他们对此“无动于衷”的原因。
同为省实高中三年级毕业生的小林告诉记者,虽然时不时会在媒体上看到今年自主招生推出各种新政,但她还是不计划考试报名。“我成绩一般,也没什么突出的专长,报了也是‘陪太子念书’。”小林听说,自主招生考试“战线”拉得非常长,从报名、笔试到面试要“折腾”好几个月;其次,还要筹备申请材料、填表等。“如果考试报名了,一定会竭尽全力,如此就会占用了复习的时间和精力。”
小林还给记者算了笔账,以其心仪大学人民大学为例:去年有接近2万人报名,获得笔试资格的只有4500余人,进入面试的剩下1400余人,最后只有78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。这个不到4%的获得资格率让她“望而却步”。“重点是,这几百人也只不过获得多少的打折条件而已,真的能否考上还是要看高考考试发挥呢!”
作为自主招生进校的过来人,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姗姗对此也有同感。成绩向来出色的她当年也参加了多家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,并过去纠结紧张。最后,她的高考考试成绩高过了她所考试报名高校的专业分数线。“其实,当时老师和父母都劝我不要凑热闹,高考考试只须正常发挥就能如愿入读心仪大学,但那时半个班的同学都报了,大伙都感觉有分数打折做什么不报?所以我也随大流了。”
姗姗说,事实上,她们班上最后得到打折条件的只有三个人,而且都是无需降分就能读名校的尖子生。“目前想起来,我感觉当时不少人都非常盲目,事实上,自主招生是真的增加了大多数学生入读名校的筹码?还是高校间抢生源的方案?真的要重新衡量。”她建议师弟师妹,必须要估量好投入和产出的比率,客观估计成功率,不要“人报我报”。
中学
应接不暇 备考方法不会变
记者采访了多家市内中学的老师,他们常见表示,高校一年一变,越变越复杂的自主招生“攻势”,确实让他们应接不暇。更有中学老师笑说,看学生的资料已经成为这期间天天的主要工作,甚至比备课花的时间和精力还多。
“大家赞成和欢迎高校加强自主招生改革的力度,但要规范。”省实验中学副校长李子良建议,能否规定高校的自主招生报名集中在一两周的时间内完成,不要拖得太长,以免影响正常的备考。
而对于怎么样在海量名校之间遴选推荐生,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明确表示,学校不会刻意给学生“定位”。“每一个学校都有不一样的特点和需要,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知道学校,并依据我们的意愿进行选择。”吴颖民说,对于校荐,学校会将各高校的招生需要公布,让学生自主报名,再参照报名学生三年的平均成绩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。“推荐招生必须要根据步骤进行,将把选拔结果公示,并参照老师和学生的建议,保证选拔的公平性。”而对于自荐,学校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,鼓励的同时也会结合学生实质,作出理性的引导。
那样,针对自主招生政策的各种调整,中学备考课程又会不会因此改变呢?被访学校的老师都表示,无论自主招生方法怎么样改,备考模式都不会变。华附教会主任吴青表示,该校高中三年级没相应的自主招生课程,不开课,也不指导,主如果通过高中一年级、高中二年级的选修课来进行。选修课主要在周六,以专长为主,不限课内常识,还有课外常识,学生通过有目的地选修,为以后自主招生做筹备。
专家建议
处置好考试和复习关系是重点
面对高考考试的加分魅惑,不少高考考试学生会动心考试报名。对于他们而言,通过了自主招生考试就好似给高考考试“上保险”。那样,怎么样才能突破重围,获得这份“保单”呢?专家指出,结合自己优势专长选报,处置好考试和复习的关系是重点。
偏方1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大胆参加
有业内人士剖析,通常来讲,自主招生考核指标集中在平常成绩、竞赛成绩、专长优势等几个方面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的高校还需要需要应届生才能参加。“假如学生这类条件都相对出色,还是应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。毕竟有了加分照顾,高考考试的出路自然更广些。”华中科技大学招生负责人提醒,从近几年状况来看,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不断增加,角逐激烈程度更趋白热化,父母和考生对这种潜在的不利原因必须要心里有数。
偏方2申请材料要有“闪光点”
目前正处于自主招生考生申请材料筹备和上报期。专家提醒,考生和父母应遵循如实、简明、突出闪光点的原则,尽快筹备申请材料。
有业内人士想办法,因为高校需要详细知道学生高中的成绩及排名状况,因此,成绩一栏考生要如实填写,每一个学期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都要详细写上。对于竞赛奖项,则仅需填写在高中阶段获奖的状况,全国、省级的竞赛奖项,与体育、音乐的专业等级要重点说明;另外,假如有一些较为出彩的专长作品,可以一并提交。
华中科大招生办负责人提示,填写组织申请材料时应重点填写高中阶段的表现。对于初中、小学阶段的内容,一般不必填写。材料需加盖学校公章,而不可以仅盖学校教务处等部门公章。个人自述及推荐建议的篇幅均以一页为宜,一般低于两页。
偏方3往年考试真题可作参考
多位往年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告诉记者,自主招生考试试题困难程度大,比较灵活,所涉及的常识面也非常广,不少考试试题意图检验考生借助常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,与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。
“考生复习需要加强困难程度,扩大我们的常识面,应在平常多练习解决问题的能力,并留神时事热门。”十二中老师陈俊杰提示,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考试试题“练练手”。另外,考生要看重该学期的期中考试,由于此次考试成绩大概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。
陈俊杰建议,选定学校之后,父母和考生可以与往年参加过该校自主招生考试的“过来人”联系,以便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和备考的有关经验。
偏方4复习方案不可以脱离高考考试计划
“参加自主招生选拔是为了能有一个好前途,但高考考试才是最根本和核心的,即便获得了自主招生资格,最后也需要看高考考试成绩。”所有受访的老师均觉得,学生要在高考考试复习的同时兼顾自主招生考试,依据我们的学业水平和学习态度来决定复习方法。
记者采访了历届成功考生,他们对此常见有两种方案:一种是根据高考考试的复习计划进行,考试前请老师给予特定指导。如此即便不可以通过自主招生考试,也不会因此耽误了高考考试复习。另一种则要提前计划,借助假期参加一些具备自主招生资格高校的竞赛,这样具备针对性的选考,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几率能有所增加。